时间:2022/9/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小孩白癜风治疗方案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zczz/130708/4206077.html

如今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了。许多人都说:“我这命是空调给的!”但我们的父母对高温天气却不以为然,大手一挥:想当年,六七十年代没空调,没电扇,不也照样过来了!那么,当年大家都是如何度过三伏酷暑天的,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穿越回那个年代,去了解一下那时候人们的避暑妙招。

避开高温劳动

过去在农村,每到炎热夏季,他们就会避开炎热的高峰去地里劳作,往往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到地里去锄草施肥了。这一干就是三个钟头,等到七八点钟了,太阳越爬越高了,随着气温的升高,人们也停下手中的工作,扛着锄头往回走。

一般农村附近都有清澈的小溪,他们就在小河边洗把脸,擦擦汗,然后回家做饭,吃饭,干点家务活后坐在大树下面摇着大蒲扇乘凉了。到了下午五六点钟时,等太阳快要落山了,人们又扛着锄头出发了,接着傍晚的余晖,也凉快了很多,大家一干就感到晚上七八点钟,直到彻底天黑才回来休息。

而这个劳作的选址也十分讲究,上午要选择在东南方耕地,避免阳光直射。下午要在西边地里耕地,从而缩短日照的时间。同时大草帽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,不光是草帽,还需要用垂柳枝条拧成草绳,披肩搭背,如果还热,还需要往身上洒水。

井水的重要性

那时候夏天避暑,最重要的就是井水。劳作一天的人们晚上回家,从压水井里压出一桶冰凉的水冲冲澡,顿觉神清气爽,赶紧钻进蚊帐里美美地睡上一觉。尤其是三伏天的晚上,大人们往往先用井水把毛巾浸透,然后用凉毛巾给每个孩子擦身体,最后用大蒲扇一扇,孩子们就悍然进入梦乡。

除此之外,井水还与当时夏季饮食紧密相连。人们把玉米面搅拌成糊状,用河捞仓压在凉水里,吃在肚子里是透心凉。还有土豆粉,荞面、豆面粉,村里吃的是井水,现拨的凉水非常凉爽。

蒲扇不离手

在那个没有电扇和空调的时代,手中的蒲扇几乎是夏季纳凉消暑必备的工具了。最常见的蒲扇,也叫芭蕉扇、葵扇。扇面很薄、重量轻,扇起来风力足,价格还十分便宜,深受老百姓喜爱。

除此之外,城里人也有不少使用折扇的。尤其是当时有文化的知识份子,更喜欢在折扇上面写写画画。一到三伏天,几乎人人一把扇子,扇风纳凉之外还可以驱赶蚊蝇。许多人一到傍晚凑到大树底下一坐,有的甚至端着茶缸,一边扇扇子,一边喝茶,一边跟身边的人聊着东家长,李家短,天南海北地闲扯。每到晚上,说笑声此起彼伏。

解暑偏方绿豆粥

在炎热的夏季,一碗祛暑的绿豆汤更是必不可少,很多农家人都自己家里种上绿豆,熬绿豆汤喝。那时候没有冰箱,人们将熬好的绿豆汤放在餐具里,再放到自己家的南墙根下阴凉处,等到下工的人们回家喝也就不烫了,正好可口。绿豆汤防中暑,如果真中暑,喝碗绿豆汤也能解暑。

但要注意煮的时间不要太久,用大火煮10分钟即可。这样熬出来的汤,颜色碧绿,比较清澈。绿豆具有清热消暑,利尿消肿,润喉止渴以及明目降压的功效。而且绿豆蛋白质高、脂肪低,热量不高但富含膳食纤维,能降低胆固醇及血脂肪,有助于肠胃蠕动及促进排便。

真要中暑了怎么办?

那时候毕竟没有电扇没有空调,中暑也是在所难免的。而真要中暑了,也有很多妙招。先将患者移至凉爽通风处,解开衣领,适当补充水分及电解质,再配合穴位按压或刮痧。刮痧具有解表祛邪、畅通气血、改善血液循环、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。刮时需要朝着一个方向刮,不可来回刮,原则是由上而下刮,力度不可太大,每处约刮20下左右,刮出发红的小出血点即可。

另外农村还有土生土长的特效药,苦荞麦粥。那可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啊。用苦荞麦50克,配合上东北大米克,加上少量的鹰嘴豆就能做成。说是叫苦荞麦,其实味道一点都不苦。您要是还觉得口感不好,还可以加入鲜香菇来煮粥。香菇的鲜味一定能让粥的口感提升不少。不过煮的时候要注意水分会大量蒸发,所以还得时不时地往里添加开水来稀释粥底,否则可就真变成芝麻糊了。

除此之外,农村很多地方山坡上就可以采集草药,所以解暑根本就不用找大夫。

古人如何避暑?

看来这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虽然艰苦,但也其乐融融,苦中作乐。有些人开始琢磨了,这电扇、空调出来也就不到五十年的光景,那古人过去更没有电扇、空调了,人当时都是怎么过来的?您可别小瞧古人的智慧,其实早在宋代的时候,就已经有专门的防暑机构了。

宋朝特别重视夏天防暑,特意成立了个政府部门叫作“冰井务”,专门负责制造解暑降温的冰,到了夏天,皇帝就拿这些冰来赏赐给大臣们解暑。而卖冷饮的小贩那也是随处可见。宋朝的冷饮叫作汤、熟水,熟水类似广式凉茶;汤品则是果汁饮料。宋笔记《事林广记》中记录制作果汁饮料的汤方:先将花果盐腌、晒乾、烘焙、碾成细粉,然后装入器皿密封储存,饮用时再取出若干冲泡成饮料,接着做成冷饮。

每年腊月河水结冰的时候,宋朝人就把冰块整个敲下来,用一个双层的木桶保存。这木桶下层有基座,上层有盖,中间还有夹层。把冰块放进夹层里,盖上盖子后就能密封保存,冰块也就不易融化了。而据说这个方法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就一直延续下来的,直到清朝都还在使用。

另外,古书中还有古人“夏造冰”的记载,如:“取沸汤置瓮中,密以新缣(jiān),沈中三日成冰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把刚刚烧开的沸水装到一个大瓶子里面。然后用干净细密的丝织物将瓶口盖好密封。最后将这一瓶水用绳子吊着,慢慢沉入深井里面,过了三天以后再取出来就能够制成冰块了。

而这种“夏造冰”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被还原出来,以至于无数物理学家仍然对这一技术心存疑惑。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确实是我们难以揣测的!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152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